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1 / 2)

董鄂七十回府后已过了午膳时辰,匆匆用了几口饭,便将毓媃叫到正院,详细说了在乾清宫奏对过程,爱新觉罗氏忙着安排人去正堂准备香案,又叫人通知了家里其他有品级的主子去正堂准备接旨事宜。

毓媃也从正院匆匆回琼琚院重新梳妆、换上吉服;一家子主子们换装后齐聚前院正堂已是一个时辰后。

等了不到半个时辰,梁九功领着一队人进府,宣旨、接旨、谢恩,送走天使又用了些时候。

换下吉服后,兄妹三人才又聚在书房,毓媃细细和富永及盛京过来的管事交待了培育稻种、插秧等事宜,又和富鸣商量了各个州府盘铺子、整修铺子的细节。

晚膳时,一家子聚在正院用膳。

之后七十夫妻留下毓媃交代了一些明日去宁寿宫谢恩需要注意的细节,便让她早早回院子歇息。

沐浴更衣后毓媃躺在床上总算松了口气,忙了一整日,接旨时又要几次跪拜磕头,幸好原主习武,不然身体还真吃不消。

脑子里过了一遍七十讲的奏对过程,毓媃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去年阿玛和她提起四公主下降喀尔喀蒙古时,她脑子里当即反应过来这位四公主就是后世记载的“海蚌公主”,在雍正四年升级为固伦恪靖公主。

在现代,毓媃给不少来自山西和内蒙古的煤老板设计过公司办公大楼及别墅庄园,有一次在内蒙古出差,她还去游览过固伦恪靖公主的公主府;那是后世唯一保存完好的康熙年间在蒙古建造的公主府,公主府里有《公主府志》,比较翔实记录了这位公主在嫁到喀尔喀蒙古后的政绩及其他事迹,毓媃当时对这位传奇公主很是神往,回京后还专门找了她的相关史料了解。

所以和七十谈论时就忍不住说了些关于后世史料里记载的内容,没想到七十会在御前奏对时说出来。

想来七十也是思虑许久,今儿个机会合适才说出来,竟能引得康熙给自己赏赐,看来康熙是听了觉得有用?

毓媃忽然坐起,难道后世恪靖公主的政绩竟是因为自己引导的吗?

还有关于胤禟的部分记载,史料里胤禟确实是没有侧福晋,记录的只有八位侍妾格格,康熙几个年长一些的儿子们可都在大婚前给赐过侧福晋,也有婚后赐进府里的,唯有胤禟没有,难道也是因为康熙这次对董鄂家的承诺?

康熙这个帝王可是驰名双标啊!在他的眼里,他的儿女都没错,即使有犯错的也必然是身边的人唆使的,他怎么可能会给董鄂家这个承诺?

越想越混乱,毓媃都不知是后世的自己影响了现在,还是现在的自己影响了后世,难道前世今生真有关联?难道她改变不了史料里记载的结局?

想不通便不想了!

还是睡吧,反正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有办法的。

都统府里喧嚣过后渐渐安静下来。

皇城里,多少人时时关注着紫禁城。

梁九功前脚出了紫禁城,一个时辰后关于他宣旨的内容已经传到很多人耳朵里;男人们还好,思虑一瞬便罢了,女人们的反应就精彩多了。

毓庆宫,太子妃瓜尔佳氏听到消息,面色微顿,稍后继续看账册;太子侧福晋李佳氏笑着和奶嬷嬷说道:“真是让人意外呢,太子妃一直觉着自己是皇上亲口称赞过的名门闺秀典范,每日里端着架子装样,就是瓜尔佳氏一族也扬眉吐气;这下子好了,咱们未来的九福晋可是得了皇上明旨褒赞的,且看太子妃日后见着九福晋心里堵不堵?想想都痛快!”

诚郡王胤祉府里,董鄂毓婉得了消息放下手里的画笔,先是疑惑,后又笑起来:“我担心什么呢?一切有阿玛和二叔,他们自会看着家里;倒是没想到毓媃还有这样的际遇,得了汗阿玛这旨意,她日后嫁入九弟府里也能更快立足。”

然后满心欢喜安排人送去贺礼。

虽说心里还是有些酸涩,毕竟自己这个公府嫡女作为姐姐都没有这等荣耀,如今堂妹还没有嫁入皇家就得了汗阿玛明旨褒奖;可毕竟这份荣耀属于董鄂氏,日后家里的女孩子能嫁得更好一些,家族兴旺了,自己的底气也能更足不是?

四贝勒府里正院,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听完消息怔愣片刻后轻笑:“这董鄂氏可真有福气啊!”

她的奶嬷嬷章佳氏知道她是想起了自己刚嫁入四阿哥府里的艰难,那时自家格格才十岁;宫里德妃娘娘对四阿哥都是淡淡的,何况福晋?府里还有四阿哥宠幸的侧福晋李氏,后面德妃娘娘又给府里赐了几个侍妾格格,福晋的日子多不容易!若那时福晋能有这样一道明旨褒赞,日子会轻松多少、、、、、、

八贝勒府里,郭络罗氏收到消息气得摔了手里的茶杯,炕桌上所有杯盏亦不能幸免,地上已是一片狼藉。

来回走几步后气怒道:“她董鄂氏凭什么?董鄂家又算哪门子名门,有我郭罗玛法的爵位吗?昨个初定礼九弟没去,先是宜妃娘娘送了赏赐给董鄂氏做脸,今儿个汗阿玛又下明旨!这是打我的脸吗?”

奶嬷嬷王氏忙上前给她顺气,劝慰道:“福晋莫气坏了身子,不管董鄂氏怎么得夸奖,她家也没有爵位,她的家世还是比不过福晋您;日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