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追梦魂>历史军事>穿越之我在香港> 第三八二章 平安欢迎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八二章 平安欢迎您(1 / 5)

很不好。

老周和老朱都不是普通人,自然能够听得出来老毛的这个“不好”里面到底包含着什么样的意思。仅仅只是因为他们这些领导的工作不到位,出现了冤假错案吗?不是。这个“不好”,所涉及到的面非常的广,他不仅有这方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决定了某些人的前途。而这其中,尤其是孙良臣那个反对康S的罪名, 更是让他们暗暗高兴。毕竟没有一个领导人会高兴自己的属下因为别人反对自己就弄死人家。就连他们这样的最高层都没有做到这种地步,难道你就可以吗?一个普通人反对自己就弄死人家,要是我们这样的人说了你的坏话,有一天你还不把我们给弄死呀!

这要是放在封建社会,康S早就被砍了脑袋了。毕竟没有一个人能够容忍自己的手下的威望超过自己,像他这样一言决定他人生死的事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干的事情,就连他们都不敢做,而康S不尽做了,还做得这么明目张胆这不是找死是什么呀!

对于一号首长的意见,二人自然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毕竟对康S这个人,他们两人都没有什么好感。

康S也是上世纪末出生的人,原姓张,山D胶县人。在中国GD内的地位极高,曾经担任过GD中yang副主xi、中yang政zhi局常委等职务。此人自称于1925年就加入了中国GD,虽然一直都没有找到具体的入党介绍人,可在初期的时候,他确实为党的发展和中国GD工作做出过非常多的贡献,也立过很多的功劳。“九。一八事变”后,更是被指定参加临时中yang的工作,主管工会、交通等重要事务。不过,虽然不愿意在背后说人小话儿,可老朱和老周依然认为,康S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地位,除了拥有一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其一向以来都坚决拥护最高领导人提出的路线。就像是这一时期,康S拥护的就是王M的“左”qing冒险主义。

后来,1933年,临时中yang从上hai迁往GD根据地,康S于7月去了苏联,参加GD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并在列宁学院学习。1934年1月GD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yang委员、中yang政治局委员。这一时期算得上是共产国际时代,康S在莫斯科依旧积极支持王ming,竭力推行王ming路线,把王ming写的《为GD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的小册子说成是体现了党的路线,还在莫斯科的中国人中搞了一次要王ming当总书ji的签名运动,串联一些人向共产国际写请愿书,要求批准王ming为GD中yang总书ji。据同样留苏的杨shang昆的话说,1936到1937年,苏联肃反期间,GD留苏干部有很多也遭受到了迫害,康S是有一定责任的。

当然,康S在苏联的这些行为如果还可以理解为对GD发展路线的不同观点而引发的错误的话,1937年冬,康S从莫斯科回到延an这后,又摇身一变,把自己说成是反对王ming路线的英雄,还对王ming进行了揭发,这就太让人齿冷了。可是,据康S自己的说法,这是及时改正错误!而他的这一转变也确实得到了GD的看重,当时苏联的情况并没有传到延an,一号首长对其十分信任,使其能够在延an先后任中yang党校校长、中yang社会部部长、中yang情报部部长、中yang书记处书记等职。

可是,老毛的重用却让康S故态复萌,拿出了他在苏联学的那一套。1943年,延an整风运动中,康S担任中yang总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参加领导整风学习,7月,作《抢救失足者》报告,把大批同志打成“特务”、“叛徒”和“敌探”,差点儿就酿成大祸。幸好,GD中yang、和老毛及时发现,使这一错误得以纠正。但最后还是使得老毛不得不在会上向许多人道歉。但是,康S也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冷遇,只是被老毛告诫不要“左”。但这样不痛不痒的批评并没有让康S受到教训。到了1947年,康S在晋绥地区搞土改,又是搞“左”的一套。老毛其实也知道这一情况,还对人说康S这人极“左”,在抢救运动中极“左”,到现在也没有改掉这个毛病。所以,建国之后就把其派到了山东,再也没有调到北京。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康S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处于休养状态,不仅没能捞到在中yang工作,连山东的工作都没了。对此,康S十分焦虑不安,多次写信给老毛,要求参加工作。结果,去年,也就是1952年年初,被允许来到北京,就住在中南海的锡福堂。杨shang昆还奉命去看望过他,并传话一号首长,说康S说了,惟一的愿望就是见到他。结果,老毛收到了杨尚昆的传话之后,就专门去了一趟锡福堂见了康S,嘱咐康S好好养病,等身体好了就出来工作。

现在,康S是GD中yang文教小组副组长和理论组组长。

这个位置貌似不重要,但又很重要。老周本来的意思是不给康S,但是,不管如何,康S都是GD的元老级人物,确确实实为党立过大功,而且那是党务,他身为政府总理,事儿又多,尤其是在经济上的一些问题没有处理好,还受到了老毛的批评,又怎么好对康S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