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追梦魂>历史军事>穿越之我在香港> 第一二一章 真正的上层人物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二一章 真正的上层人物(1 / 4)

最近林子轩真的很忙,忙的脚不沾地。他在处理完英军的案子之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自己开设公司当中去了,现在由于威廉姆斯的加入,恒生银行又焕发了生机,而恒生银行的快速转型,使得恒生银行已经与后世那些大银行越来越接近了。而随着恒生银行观念的转变,银行的业务也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使得恒生银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迅速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在竞争激列的银行金融领域迅速站稳了脚跟,成为华资银行的风向标,恒生银行的成功使得很多华资银行也开始了各自的转型之路。而恒生银行的转型成功,最大的收益者自然是林子轩这个大老板了,他仗着恒生银行强大的资金实力,迅速的开设了好几家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到房地产、建筑、海底采沙、运输、码头建设等多个行业,个个都是与民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林子轩虽然并不是什么有名的大明星,但因为各种原因,现在他在香港的知名度是最高的,如果你问一个小孩儿港督是谁,他或许不知道,但是如果你要问,林子轩是谁,任何人都能回答的上来。就因为自己的知名度很高,所以在正式开张之前,他做了许多的工作,甚至还买了许多地皮,所以他的行动很是保密。加之人们更多的是关注朝鲜方面的战局,所以并没有吸引到太多的注意力。可是,这一次他却是几乎同时开张了好几家公司,这就不得不惹起人们的注意力了。

而这时香港的很多拥有长远目光的人才想起不久之前《环球时报》所作的报道,尤其是有关石狭尾、油麻地等地那些棚户区的一篇篇详实的数据报告,并纷纷就此发表评论,声称林子轩是想引起舆论关注,进而迫使港英政府对难民的居住及生活环境进行改造,然后借机发展自己的公司。或许是《环球时报》这家新开报社一直以来占据香港报业龙头老大的位置不满,也或许是大家依旧对这家报社崛起的速度感到不忿,总之不管怎么说,其余那些大报上的评论很少有正面报道的,甚至有报纸直接骂林子轩是“裹胁民意,逼迫政府,从中牟利”!

但是,这种评论并没能成为主流。很快反应过来的诸多大报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出乎众人意料的,对于林子轩所做的这件事,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不管是支持GD还是支持GMD的,几乎是都在第一时间对这番动作做出了肯定,甚至还为之前大骂林子轩的事情道歉。《大公报》、《星岛日报》以及《字林西报》这些影响力巨大的报纸更是直接宣称:“林子轩虽然有借机盈利之嫌,但商人干的就是想办法赚取最大利益是事情,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赔本赚吆喝?而林子轩的所作所为,至少比眼看着香港经济一直在走下坡路的而无动于衷的那些个决定香港经济的人强。至少,他还在关心香港的民众生活的,关心香港的前途!”

这些评论隐含着有的意思着实刺激到了不少人,而紧接着《环球时报》也终于开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林子轩亲自撰稿,声称自己是一名警察,自己当初选择警察这个行业的时候,就为了保护香港市民安全,后来才知道一个警察改变不了大局,所以他才决定经商,争取为更多的人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现在香港的难民越来越多,使得香港的经济与民生受到很大的冲击,而要挽救这一切凭借着几个商人是做不到的,只能是有政府牵头,组织商人们展开救助。而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希望由政府出面来改善人民生活,所以才在报纸上连番发表文章,就是意在呼吁。但事实却是,一直到现在为止,港督葛量洪却没有任何动作,就连布政司也对他的呼吁毫无反应。所以出于一个中国人的自觉,自己不能眼见着自己的同胞以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因为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不能看着自己的亲人连家都没有。所以他才决定自己组建公司,自己贷款、借钱,希望能够为“迁居”而来的同胞们尽一点力。同时,他还一再声称:组建几家公司,其实只是志在一点,那就是为生活艰苦的同胞们建造房屋。

此言一出,各大报纸纷纷转载,在香港引起巨大反响。尤其林子轩亲人之说,更是打动了所有的中国人。而随着林子轩所组建的林氏房地产公司迅速的开始在石硖尾棚户区附近勘测地基。人们也纷纷相信了林子轩的话,转而将矛头纷纷指向了港英政府。

“这个家伙根本就是故意的,他根本就是想跟我们做对!”

港督府,律政司的最高长官门罗斯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咆哮。原本圆胖和蔼的面容竟让人感觉多了那么一丝狰狞!不过很可惜,他这么激烈的表现却根本没能引起在场哪怕任何一人的回应。

“列诰,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港督葛量洪本就是个瘦高个儿,加上一身灰黑色的西装,更是显的瘦了不少,再加上稀疏的头发,厚厚的眼袋,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这位港督最近面临的是何等的压力。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似乎是别无选择。除非,”列诰看了一下在场堪称全香港地位最高的几个人,欲言又止。

“除非什么?我的布政司大人!”门罗斯身边一名大概四十多岁的英国人问道。这位是太古洋行的董事会主席约克。施,又称施。约克。是香港英资洋行里面的传奇人物。当初,由于二战的爆发,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